黃故校長振球先生行誼

回首頁

      黃校長振球先生,字履端,安徽桐城人,民國十五年一月一日生。桐城文風鼎盛,先生少入私塾,博讀群經,再入小學、桐城中學初中。烽火下的中學生涯,使得部分科目無法打好基礎,卻對先生日後堅苦自學、戮力辦學產生了深遠影響。          
  抗戰勝利,高中畢業,在家鄉謀得一職,嗣後為求發展,束裝經南京於三十七年春到台灣。先任省中職員、文書組長;再到新生報社,由校對、校對長、助理編輯、編輯而主編以迄五十五年。

  報社工作,晚上忙碌、白天有暇,先生利用空檔,到補校補英文、數學等學科;四十一年大學入學考試,一舉考上師範學院(現今台灣師大);四年時光雖半工半讀(晚間報社上班),結業後仍順利考上教育研究所。兩年半深造期間,在多位恩師啟廸提攜下,立下獻身教育的弘願。

  五十五年回教育系專職之前,曾在國立教育資料館實習、視聽教育館任職,對休閒教育、教學媒體有所接觸。五O年代,休閒議題還是冷門,先生已在國科會的贊助下,完成了「休閒活動的理論與實施」的論著。這些前瞻性議題的鑽研,為先生在經營附中時,開了另一扇窗。

  先生一生受教於師大前校長孫侃爭教授的時間最長。孫校長五十五年接事,商請先生為秘書,未敢推辭;本學習與分勞心情任事,繼而主任秘書。存誠務實任勞任怨的行止,常為師友長官所激賞,也為先生從事學校行政奠定堅實的基礎。孫校長高壽一O五歲,在世時,先生每去拜望,就帶孫校長喜歡的詩詞類小冊,相與談論,師生相知之深不言而喻。

  六十年應張前校長宗良之邀出掌實習會。為使結業生到校後很快進入狀況,提升實習成果,乃爭取為應屆結業生辦理講習,如「如何做導師、兼行政、寫公文,與會計、總務接洽」等等,結業生受益匪淺。也使得日後各方肯定第五年實習的價值並更重視實習。附中由師大派任校長的同時,報請增設「實習輔導組」即獲核准,亦是受到前項新議的支持。

  民國六十二年,師大附中校長改由師大派任。當時張宗良校長與教育系系主任雷國鼎先生、教育學院院長孫邦正先生、教務長宗亮東先生商量,派先生到附中接校長,承擔艱鉅的新使命。先生到校後竭智盡慮、辛勤耕耘,成果逐漸顯現而倍受肯定與讚譽。其後,先生曾數度請辭,均未獲允,一任十四年半才卸下重擔,重回師大教育系專任教職。因而先生退休前還有餘裕將教育的精神、理論與實際的交融,對附中的深情與答謝,一篇一篇完成展布於冊。||學校管理與績效(民79),績優學校(民81)。

  先生綜理附中校務,秉持一個信念:「教育是百年大計,教育是良心工作。」以期實現「締造附中為『我國高中教育櫥窗』」的心願。先生常日以繼夜環繞校園,信守參與管理、走動管理。體制上校長雖屬兼職,先生的付出,卻是比專職還專職。先公後私、甚而公而忘私;先人後己,甚而有人無己。先生身體力行「了解學生的需要、體恤家長的期望、洞察老師的心聲、發現行政的瓶頸」,並主動提出議題,請大家獻智獻策,以對「大家的附中」做最好的建樹,獲致全贏的附中為目標。縱使提出的理念與策略再好,在時機不成熟時,絕不冒然躁進,溝通再溝通一向是先生的強項,還責求行政同仁要奉為圭臬。先生靠毅力與耐心實現良好溝通協調的風範最為迷人。他常說:「不同意見,絕不是反對,而是要讓既有的方案更完美,更易行,能行得廣、行得遠。」

  先生關心學生的需要,深信成功為成功之本:堅持正常化教學與五育並重,提出直升師大辦法、興建學生宿舍均緣於此。先生期許附中多元面貌以迎接挑戰:數理實驗班、國中部、音樂班的設置、女生班的招生、美術班的籌辦都在先生任內一一完成與推動。年度經費遇有結餘,總是優先用在增購圖書或汰換學生課桌椅上。

  先生關心同仁的需要:積極完成校園舊宿舍區的全面改建,讓許多同仁置產有個舒適的家;設置托兒班,讓年輕老師同仁更能安心教學;鼓勵教師進修,遇有進修後別處高就的同仁,他總是說:「我為附中育才也是為國家育才。」此外,還常常默默的照顧孤弱的同仁。

  先生深感經驗傳承、經驗交流的重要,不但鼓勵教師進修、支持校內外觀摩活動,更歡迎大家到附中參觀指教,不吝惜分贈各類出版品,如校務章則、輔導工作專輯等等,將經驗以利交流切磋。

先生克服萬難,戮力完成了一千四百餘坪校地的收回;力爭修改都市計劃、把穿過附中操場的八公尺巷道廢除,讓校園更完整、學生有更多活動的空間。積極爭取經費,完成中正大樓、圖書館、明德樓的增建,至善樓、新民樓的改建,以及樂教館的動工。先生常親自嚴格監工,施工品質不佳或有違合約,立即要求拆去重做,無懼任何壓力。由於校務績效卓著,七十一年獲選為中央行政機關績優人員,榮膺行政院院長孫運璿頒贈獎章。

  先生不疾言厲色,掛在嘴邊都是欣賞與讚美;從不居功,績效卓著享有聲名,都是感謝別人的支持與努力;碰到困難險阻總歸諸於自己的不是,其堅毅能忍的行止,足為典範。

  「竭智盡忠」是先生工作的態度,「苦行僧」是先生生活的寫照。當有人對「教育」興起無力感時,先生總是說:「事情總是要有人做,只要確實盡心盡力去做就是,其他的我們就無須多憂心。」先生就是這樣的平實,沒有高調。

  先生居家治校,克勤克儉為先;教學所需,從不吝惜;而於個人生活,最不講究。樸實無華、不裝冷氣、永遠開門的辦公室,帶著便當到各班吃飯的場景,讓多少附中人深深印在心坎裡。更書勉學生要||尊「師」重道、志「大」愛國、依「附」仁義、持「中」不倚。

  先生春風待人,秋霜律己。在附中的日子,投入的時間最多,耗用的心血最深、關注的發展最遠、影響的層面最廣。先生前瞻教育樹立典範,突破瓶頸成就學生,循序漸進激勵僚屬,福庇了許多學子與家庭。

  先生在任時,全體老師嘗以「修道中和惟仁永壽 明心至樂其福承天」賀其六秩;辭兼附中校長時,全體同仁合贈屏風擺飾,鐫刻四語:「獻身教育出類拔萃 宅心仁厚克己待人 建設附中規模宏遠 作育英才俊傑崢嶸」表達敬仰之心。學生也發行「給您 敬愛的校長」專刊,出版「感恩與祝福」專輯等等,都是先生備受感戴的明證。先生六十五歲師大退休,附中同仁為先生作壽;八十五歲生日,附中同仁再向先生賀壽祈禱健康。先生誠正勤樸立身,奉獻教育為志,是標準的師大人,同時也是十足的附中人。

  然世事無常,今年一月十一日,先生因器官多重功能衰竭,在家人陪侍下,平靜中與世長辭。親友師生同仁聞訊,莫不震驚哀悼。哲人其萎,學子痛失良師,士林折損樑柱,公誼私情,悲何能勝!

  先生隻身在台,侍岳父母至孝;伉儷情深,教子有方,德配唐惠聆女士相夫教子,勤儉持家,曾服務教育界卅三寒暑,目前已退休。子女五人均已成家立業;崇術在教育界,崇美、崇虎在商與金融界,崇飛在科技界,崇禮在醫界皆有傑出的貢獻。子女敬仰先生一生關心教育、熱愛教育的大愛,在家鄉桐城市,共同捐資興建「振聆愛心小學」,以父母名其校,其義可風。孫輩輩出,又有曾孫,四代同堂,後繼有人。先生當可了無牽掛,安登極樂,含笑九泉矣!
爰述先生生平行誼,藉誌哀思。                                

                 黃故校長振球先生治喪委員會 敬述

 

 

回首頁
回到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