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記事

回首頁

畢業典禮

一般人印象中的畢業典禮,師長台上排排座,固定的程序,一連串的致詞、頒獎,在拘謹嚴肅中行禮如儀,台下的學生完全沒有趣味可言,但是在附中學生的腦海中,卻截然不同!因為附中畢業典禮之與眾不同,是難以道盡的精彩,若非親身經歷,很難相信它竟能如此生動、活潑、有趣,尤其是會場的設計及佈置,附中人的創意真讓人嘆為觀止。
從八十五年開始,由胡天爵老師召集所有考上推薦甄試及申請保送大學的同學共同籌劃。這群也即將是畢業生的高三人,比別的同學們提早二個月擺脫大學聯考的壓力,於是大夥便凝聚兩年多來在社團活動所學得的辦事經驗及技巧,共集智慧心力完成這次的畢業典禮。
八十五年的畢典,在創舉上首次將師長、貴賓們「請」到了台下,而傳統的驪歌,則被「祝福」一曲所取代。跨出了革新的第一步,此後的畢典更是逐年創新,內容除了慣有的創意點子,場景則是一年比一年規模宏大,華麗精緻的程度,令人讚嘆;舞台、會場及流程塑造成奧斯卡頒獎典禮的味道,透過電視牆的裝設,逐段播送了預先錄製的VCR,也清晰的傳送現場細微的畫面;頒獎樂則配合獎項及頒獎人,精選自大家耳熟能詳的影視配樂,活潑有趣的搭配,令人莞爾。八十六年的「前進外太空」,八十七年的「移師海底城」,八十八年的「炸紅樓.上戰場」,八十九年的「再造王者之都」,九十年的「重返榮耀」年年吸引媒體爭相報導其盛況,SNG現場直播車在會場外一字排開。附中發起的「畢典革命」,直可謂附中學生創新精神的終極表現。
值得一提的是,畢典前一晚,例行傳統的團圓夜,所有的工作人員帶著披薩、可樂,坐在精心布置的舞台上,分享著大功告成的喜悅,此時負責總籌劃的胡天爵老師會重覆每年必叫學生說的一句話,「要讓明年的學弟妹怎麼追都追不上!」現場把它拍攝下來,然後傳給下一屆。
新世代的附中人具有越來越敢玩花樣的大膽作風,但有時也不免顯得虛浮,楊校長在八十九年畢業典禮中,以「厚重」二字期勉附子,用心可謂深長。在多元開放的社會,附中人傳統中那種求新求變、力求超越的特質,固然仍相當受人矚目及激賞,但在未來,我們更期待附子不單是廣度的擴展,甚至是深度的加強,厚度的充實。


最後升旗

創意嘉年華–高三最後一次升旗
過去在畢業前夕,聯考腳步逼近時,高三學生情緒也隨著天氣的轉熱而顯得浮動,往往給學校及師長們造成許多意外的困擾。「最後一次升旗」活動的源頭可以追溯至民國六十年代之初,至少在高三百多班時代的學生刊物中就可以看到有關的記載。當時並非正式活動,更非「合法」行為,這種活動的高潮集中於五月的停課日(約二十號左右),從朝會起,空氣中似乎就浮動著不安的氣氛,進場的唱歌答數變得有些走樣,甚至有班級唱著卡通歌曲;朝會結束,教官宣佈各班帶回,台下學生一聲歡呼,把大盤帽拋向空中。上午第二節(或第三節)下課,學生常常自動擠向走廊,唱校歌者有之,鼓譟者有之,射紙飛機者有之,而此起彼落的鞭炮聲亦有之,甚至曾有人在滂沱大雨中只穿短褲就在前操場「裸奔」……,已故作家林燿德(校友高三九八班)在其詩作《中學鉤沉錄》中曾經描繪過這種「盛況」。八十四學年的畢聯會在與學務處作充分溝通後,決定以「創意嘉年華」的方式來慶祝最後一次升旗。高三各班經過事先討論籌劃,無不把握唯一一次可以正大光明放肆的機會,施行當日均使出渾身解數,有反映時勢之化裝,有表達畢業之歡欣,有發洩心情之奔放,充分展現附中人戲而不謔的活潑幽默與巧思創意,此後,年年引來國內各傳播媒體的大幅報導,九十年甚至還登上了英文報紙的頭條。


畢業舞會

從七十六年起,這項活動就由畢聯會結合各社團舉辦,一向都是北市高中生最期待的舞會,不論事先的企畫、經費的籌措、內容的構思、場地的佈置,到善後的處理,可謂精心策畫、結果完美的一項活動。茲舉一事可窺一般:因為此項活動是夜間進行,且所播放多為高分貝的熱門舞曲,難免會影響附近居民的正常作息,畢聯會在事先印發一封「致歉書」,分送附近鄰里,以取得居民之諒解。這項活動工程鉅大,學務處除商請高三各導師指導外,教官、總務處亦全力支援,使活動順利且增色不少。八十六學年的「復古.搖滾」,開始了舞會主題的設計,此後,八十七學年的「附中營造」,八十八學年的「Touch The Future」,八十九學年的「寶島曼波」,九十學年的「藍磨坊」,都獨具特色,除了盛大的佈置場面,炫目動人的聲光效果,更烘托了現場的熱鬧氣氛,而舞會結束前眾人一遍又一遍大聲齊唱校歌的畫面,最最令人感動。

回首頁
回到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