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的精神旨在以適性揚才的教育,培養未來具有終身學習能力的公民。而探究與實作的課程內容包含具有探究本質的實作活動、跨科的學習素材、多元的教法與評量方式,培養學生自主行動、表達、溝通互動和實務參與之核心素養。教師透過適當提問的主題探討和實作活動,引導學生體驗科學實踐的歷程,循序建構高層次獨立思考及團隊合作的能力,進而成為具有科學素養並能理性積極參與公眾決策的未來公民。由此可見,探究與實作是課綱中最直接體現核心素養的一門課程,透過探究式教學將實作過程融入課程設計,在課堂上具體實踐課綱精神。
對於現場教師而言,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的推動要能培訓教師能設計符合自然領域及社會領域課程綱要所述之課程架構、執行課程引導學生思辨、進行多元評量,使學生習得應有之學習表現。探究與實作的課程內容具有跨科統整的屬性,為此,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設置高級中等學校探究與實作課程推動工作圈,下設北區及南區推動中心,希望能藉由統合規劃及與相關學科中心、地方政府的合作,更有系統的輔導學校落實課程計畫、實施教師增能培力。另外,在縱向聯繫上,期待在未來能向下扎根,將探究與實作的課程往下延伸至國中、小;在橫向聯繫上,能與其他學科領域及技術型、綜合型高級中等不同類型學校整合,使探究與實作的課程理念落實在每個未來的公民身上,成為每一位國民均具備的科學素養,養成能理性積極參與公民決策的未來公民,達到適性揚才的教育目標。
推動中心的工作任務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