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號制度

回首頁

附中人見了面總是要先互報班號一番,但班號制的起源是在什時候呢?答案是在三十九學年度時,黃澂校長所創立的。在之前並沒有班號制,而班級的編排乃是用甲、乙、丙、丁….排列,所以高一班到高九班都是畢業後才「追贈」的。從民國三十六年到去年六月,附中高中部總計畢業五十六屆,畢班班號累計達八百二十九班。但其中有「七對」班號重複的班級,故實際畢業八百三十六班。同時創校之初也兼收初中部學生,從三十六學年到五十二學年因政府「省辦高中、縣市辦初中」的政策而停辦,總計畢業一百零九班,學生四千餘人。

  民國五十三年,附中招收夜間部第一年除了新生班之外,另收高二轉學生班,即夜一班,後來因為學校教室日漸充足,乃改回日間上課。到民國七十三年最後一班畢業為止,總計畢業六十五班,人數共有三千多人。至於最晚成立的國中部乃是在民國六十九年時,校長黃振球先生有感於附中身為師大的實驗中學,應提供師大多元的實驗機會,於是成立國中部招收學區內學生,每年六班,至八十四學年度為止共畢業八十四班,人數達到三千餘人。

  至於目前附中的音樂班、數學及自然學科實驗班和美術班等班級均編入高中部普通班的序號,第一屆音樂班是高四六四班,第一屆數學及自然學科實驗班是高六二五班,第一屆美術班則是高六九九班。(註:本校於民國九十一年四月出版之校史中(二二九頁至二三六頁),在簡介現有之「數學及自然學科實驗班」時,曾提及本校自六十七學年度起,即已成立「科學教育實驗班」,第一屆計收二班(420班及430班),該班最重要的實驗,就是將原本於高三上課的物理科提前至高二上課,故又稱為「理化同時教學實驗班」。在經過六年的實驗後,學生適應良好,然至民國七十三年後,由於新課程標準實施,已規定在高二同時實施物理、化學教學,完全與本校實施理化同時教學之精神相一致,於是該實驗班也就此結束。至於現有之「數學及自然學科實驗班」,則是於民國七十五學年度起正式設班上課,第一屆計收二班(625班及626班)該班旨在培育數學及自然學科資優人才,數理科課程係依加深、加廣、加速之原則進行教學。)

  由此可見,在附中源遠流長的校史中,班號制始終是記錄各種歷史的最佳見證書,也使每位附子能在漫長的時空中清楚的找到自己的定位,對於附中精神的維繫有著無可取代的功勞。

回首頁
回到頂端